为了让幼儿园的全体教师了解农科院110多年的宏伟发展历史,了解农科院历代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增强作为农科院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2021年1月15日,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园长和副园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展示馆,本次参观由副园长包灵灵担任全程讲解员。
![]()
本展示馆包含院史展厅和院科技成果展厅两部分。首先,老师们来到院史展厅参观。
使命与担当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农业科技发展贡献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历代科技人员始终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浙江“三农”事业为己任,厚德力耕,鼎新致用,为我省乃至全国“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设立院史馆,就是想设立一个展示、教育和励志的窗口,鉴古励今,彰显浙江省农科院人的使命和担当。
![]()
百年历程写春秋
时光倒转110年,清末光绪年间,伴随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农学富国的思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浙江农事试验场应运而生。1951年,正式改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省委指示筹建浙江农业大学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至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正式成立。1965年农科院幼儿园建园,2000年新建现在的园舍,使用至今。
领导关怀沐春风
一直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深受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1957年12月17日,周恩来总理亲临视察省农科所。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也来到了省农科所。2003年习近平书记多次来农科院视察工作。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当时视察我们改造的“双轮双铧犁”,以及主席当时入坐的沙发,习总书记在我们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时发来的贺信等等,历史留下的影像资料和实物,到今天都是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代代农科院人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
毛主席当时坐过的沙发
![]()
江山代有人才出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百年英才成就百年辉煌。农科院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都凝结着一代代农科院人的创造和智慧。农科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院以来,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院全院在编职工1037人,其中,专技人员占比86%,高级职称占比近五成。评为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3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近200人次。
![]()
科技创新攀高峰
参观结束院史厅后,老师们在副园长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院科技成果展厅。也是荣获国家级、部省级奖项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一直以来,农科院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1977-2017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95项,其中国家级27项,省部级568项。
1983年“原丰早”该品种荣获1983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加速新围海涂垦植利用技术,于1980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在禾谷多粘菌介体内的发现和增殖的证明,该项研究于199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干坚果贮藏与加工保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该技术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等。
浙江省农科院历代科技人员不畏艰难,永攀科技高峰,为我省和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