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家
“共享,共思,共成长” ——省农科院幼儿园互助共同体交流活动
2022-04-30 13:32:58

为了更好地发挥结对园给予我园的指导与帮助作用,促进互助共同体交流与学习,加快本园的课程园本化建设、班本主题项目活动的创设,达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浙江农业科学院幼儿园20223月25日特邀请结对园-钱塘新区文思幼儿园园长助理丁慧、科研主任侯佳欣、教研组长苏慧和两位骨干教师,一行五人前来我园参加园本研修背景下班本项目活动交流会,向我园教师分享文思幼儿园的生态课程背景下的班本化课程故事,促进我园教师在班本项目活动的实施前、中、后的深度思考,达到资源共享、共思、共成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程故事! 

本次课程故事分享,先由科研主任侯老师为我们介绍文思幼儿园的科研和园本课程的发展之路,紧接着分享她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的“海底隧道”项目活动。侯老师从“海底隧道”项目的缘起、发展过程和对幼儿的观察、兴趣点捕捉,到回应、支持与拓展,阐述了整个完整又生动的案例故事。

文思幼儿园的男教师跟大家分享了课程故事“留住油菜花的美”,这个故事里的油菜花种子,是来自我们农科院作核所高科技研制的新成果-彩色油菜花种子,我园两个中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也在同步开展同样的班本项目活动,因此他的分享,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可借鉴之处。


这次交流活动,文思园的教研组长苏慧老师分享 “火车餐厅开业了”的课程故事。这个故事生动详细地介绍了火车餐厅开业后,因遇到顾客太多而不排队的混乱问题,教师给予支持、促进幼儿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并运用适宜的方法,通过多次绘画排队路线图,运用生活经验、使用喇叭录音等工具支持,最后使餐厅的营业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起来。

最后由骨干教师分享“爱的传递”课程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小羊和花枝鼠交换饲养的故事。在课程中悄无声息的发生着“爱的传递”及渗透关于前书写练习的“爱”的书信来往活动,这样充满“爱”的照顾小动物的活动恰恰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爱”的教育从小在幼儿心底萌芽、壮大。

班本化“课程故事”分享结束后,两园教师就班本项目的思考进行了观点碰撞,梳理如下:

1.课程应是源于儿童归于儿童,要以孩子的亲身体验为主,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让孩子去创造、去表达。

2.活动应以小切大,进行挖掘,目标明确,聚焦课程故事,组织方式多样化,结构内容清晰化。

副园长包灵灵在课程故事分享结束后,提出了我园在班本化活动开展中的困惑,并由文思园的教研组长和科研主任做了详细的解答。

1. 审定课程和园本课程班本化项目活动的占比设置。

2.本化故事主题的选取原则,关于幼儿兴趣点选择的典型性、价值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本次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园教师参加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能力,提升其班本课程内容捕捉的敏感性。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和重要组成部分。班本“课程故事”的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班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为互助共同体的项目工作搭建了“互学、互助、共进”的平台,在交流探讨中促进双方园所共同发展。